× 文字記錄 ×
粵語使用者,普通話學習者。深信不規範的語言充滿創造力!
2012年10月20日星期六
兩款街頭小吃
1. 福建小吃
大多數人叫它『麵粉粿』,也有人叫它『麵粉糕』。
其實它是板面的一種,只是它不是條狀是塊狀的。
有人叫它做『手搣板面』或『手撕板面』。
可是我很好奇為什麼我從小到大都叫它——『麵粉角kuih』
2. 潮州小吃
我才發現朋友都叫它『炒蘿蔔糕』。
懂福建話的朋友大概會稱它為『炒粿角』。
或許有人會叫它『菜頭糕』,但其實它們是不同的東西,儘管它們很像。
可是我又好奇為什麼我從小到大都叫它——『炒糕』
2012年10月18日星期四
水
『那條水』
這個詞組是不是很常聽說呢?
本以為“水”代指人是粵語的說法,
翻了字典上網搜了才發現不是啊。
那麼“水”代指人到底是什麼語言滲進馬來西亞華語的呢?
在粵語中,通常只會說
『嗰
條友』
。
我估計“水”代指人的稱謂由來是……
相傳以前有一個人名字叫阿水,
或許是朋友之間提及他時,
以『那條水』來替代『那條友』。
叫著叫著,便傳開了……………………
大家覺得這個推理可不可信呢?哈哈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