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30日星期一

時代廣場

      Berjaya Time Square in the afternoon, Kuala Lumpur (Dec 2006).jpg

突然很想寫時代廣場,
想把媽媽說的記錄低。

猶記得小時候會步行去金河廣場,
途中經過富都監獄、現在的時代廣場、劉蝶廣場才到金河廣場。

那時的我,好像只有4、5歲。

那時候時代廣場那片地是被圍起來的,
像是要蓋什麼建築物似的。

奇怪的是,我印像中那裡被圍起來了許久,
都還沒有什麼建築物被興建起來。

還有,以前從berjaya大廈過去時代廣場那裡,
都是過馬路的,不像現在,過銜接天橋那麼方便。

還記得媽媽說,時代廣場的前身是一棟別墅。
那位富人的兒子據說是低智商的,
富人離世後,這棟別墅就丟空了。
丟空之後,別墅四周雜草叢生。
以前,這裡還發生過一起姦殺案。
自此,每每夜晚經過這裡的女性都心驚膽跳。
媽媽還說,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發生過命案,
每次經過時代廣場前的小馬路,
都會感到涼風陣陣,莫名的冷意。

2003年我第一次到時代廣場。
同年,亦是時代廣場的開幕期。
時代廣場在興建時,經濟遇阻礙,
據說得到香港富豪資助,才得以建成。

當時時代廣場的賣點,
就是他家的室內遊樂場。
我亦去玩過兩次。

有時還真覺得浪費,
那麼大的廣場,
人潮洶湧不起來,
靜英英的,
很可惜。

落水?跳落水?

“快啲收衫喇,就嚟落水喇!”

這裡的『落水』指的是『下雨』。
港澳粵語都說成『落雨』,然而馬來西亞人卻說成『落水』。

上網搜了資料,才發現是粵語中的四邑方言用詞。
沒記錯的話,客家話也說成『落水』(lok sui)。
四邑方言或多或少受到客家話影響,也許是這個原因,所以『下雨』說成『落水』而不是『落雨』。

2012年4月18日星期三

do you hear me?

經常聽到啲人咁樣講:“你聽到冇?”、“你睇到冇?
某次喺論壇睇到將"冇"後置用作疑問,係粵語嘅錯誤用法。
正確嘅用法係“你聽唔聽到?”、“你睇唔睇到?

而這種用法其實是普通話的語法。
例:“你聽見了沒有?”、“你看見了沒有?”


2012年4月9日星期一

樹溶

樹溶,即橡膠。



在馬來西亞,『樹溶』一字據說源自客家方言。
可是,我在漢語方言大辭典裡卻找不到『樹溶』是源自客家方言的證據。
也許,『樹溶』是馬來西亞方言特有名詞。

樹溶捽,即eraser。

樹溶糖,即chewing gum。

樹溶帶,即rubberband。

樹溶山,即橡膠園。

eraser




這東西的叫法還真多呀~

英文:eraser
普通話:橡皮

粵語的叫法則好多......
广州人:胶擦
深圳人:擦子胶
香港人:擦胶
【網絡資源顯示】

而馬來西亞亦對『它』產生不同的叫法......
華語:胶擦 (讀作jiāo 
粵語:樹溶捽

一般上,我們叫它rubber。
search了一下,才知道rubber為英式英語。

2012年4月6日星期五

包粟



這東西,普通話稱為玉米、玉蜀黍。
香港人稱之為粟米。
而我地就叫佢做『包粟』,估計係受客家話影響。

2012年4月3日星期二

石屎、紅毛灰



這種交通工具叫什麽?
自小媽媽就教我它叫作『石屎攪』,
但真正的名稱,我不懂。

『石屎』是水泥的意思,粵語。
『紅毛灰』亦是水泥之意,不過我卻理解為洋灰。

『紅毛灰』我也搞不懂是什麼方言用詞,繁衍詞典標註為客家話、福建話甚至潮州話,卻偏偏沒有粵語。
可是,我自小就這麼說“hung mou fui”。

洋灰地,稱之為『紅毛灰地』。
而『石屎』則表示水和泥的混合體,不是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