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4日星期六

蚧=蟹

話說,有一日,出席喜宴。
宴上有道菜,叫『蚧肉魚翅』。
還以為是什麼昆蟲肉,後來才知道蚧即是蟹。

蚧,依字典上意思,是一種壁虎科的爬行類動物,可入藥用。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餐飲界卻把『蚧』『蟹』互用。

問過老師,他的推測是……
蟹,筆劃多,所以就找一個字來取代。
那為什麼是蚧字呢?
很可能是因為兩字韻母相同的緣故。
蚧,jiè; 蟹,xiè。
在粵語方言亦是。
蚧,gaai3;蟹,haai5 。

我自己則推論了一個可能性。
像豆腐的『腐』字,筆劃多,服務員寫單的速度就不能快。
所以,有者把『腐』寫作『付』。
而蟹字,或許也因為這樣的緣由轉寫成『蚧』。
蟹和蚧都有個“蟲”字,而蚧跟蟹聲母韻母皆相同。
一個蟲一個jie,所以寫作了蚧。


2012年10月20日星期六

兩款街頭小吃

1. 福建小吃


大多數人叫它『麵粉粿』,也有人叫它『麵粉糕』。
其實它是板面的一種,只是它不是條狀是塊狀的。
有人叫它做『手搣板面』或『手撕板面』。

可是我很好奇為什麼我從小到大都叫它——『麵粉角kuih』


















2. 潮州小吃


我才發現朋友都叫它『炒蘿蔔糕』。
懂福建話的朋友大概會稱它為『炒粿角』。
或許有人會叫它『菜頭糕』,但其實它們是不同的東西,儘管它們很像。

可是我又好奇為什麼我從小到大都叫它——『炒糕』


















2012年10月18日星期四

『那條水』
這個詞組是不是很常聽說呢?
本以為“水”代指人是粵語的說法,
翻了字典上網搜了才發現不是啊。
那麼“水”代指人到底是什麼語言滲進馬來西亞華語的呢?

在粵語中,通常只會說『嗰條友』

我估計“水”代指人的稱謂由來是……
相傳以前有一個人名字叫阿水,
或許是朋友之間提及他時,
以『那條水』來替代『那條友』。
叫著叫著,便傳開了……………………

大家覺得這個推理可不可信呢?哈哈

2012年9月26日星期三

馬來西亞華語受粵語影響嗎?

問卷調查,有興趣的按進去噢~
懂粵語的也幫個忙做個調查吧!
謝謝各位~~~

因為接下來要做報告,所以設了這個調查來作統計。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viewform?formkey=dENEMV8wZ2djcGZLTm10REQ5MXl3NlE6MQ


馬來西亞華語除了受粵語影響,或多或少都有受客家話及福建話影響。
只是我只懂粵語,就研究這個課題啦~

2012年6月5日星期二

咩?

疑問:其實除了粵方言,還有其他方言用『咩』當疑問詞嗎?

資料搜集:據漢語方言大辭典記載,『咩』用作疑問詞只限粵方言和客家方言。

『咩』
普通話裡作擬聲詞,指羊叫聲。
粵方言裡作為疑問詞用,相當於“嗎”。亦有反問之意。

最近,赫然發現微博出現了很多普通話句型+咩的現象。
很有可能是粵方言語法漸漸被吸納的現象。

像以下這個帖子,句末的那個『咩』。

『精神了咩?』
想必要表達的是『精神了嗎?』

不知是我的問題還是什麼的,總覺得讀起來怪怪的。

若以粵語來表達,則應該為『精神咗未?』


2012年5月18日星期五

cake

班戟,這字是我去香港旅行時看到的。
那時,是在滿記甜品的menu上看到的。
當時,愣了一下,什麼字,不會念。
看英文才知道是pancake也……


『戟』原來讀作“gik1”啊~~~


以前細個仲以為啲大人發cake音發得唔好,所以發成gik。
原來我錯了,真係有『戟』呢個字。
食戟,冇錯;食cake,都冇錯。


而傢諗返起,覺得自己懶叻,以為讀過幾年書就識好多嘢。
其實方言,係一代傳一代,聽長輩講嘅,就一定冇錯!




ice屎?ice士gee廉?【ice-creamです】

雪糕、甜筒、雪條,英文係ice-cream。

但係,由細到大,我都嗌佢做『ice屎』嘅。
細細個嗰陣,阿爸會問:“愛吃ice屎帽?”
跟住就會買一支兩角錢嘅俾我食……

好明顯,個『ice屎』係受英文影響,但是唔知點解會嗌下嗌下變做屎啫~

而我姑媽就會叫ice-cream做『ice士gee廉』。
每次去佢屋企,聽到雪糕車嘅音樂,佢就會問我要唔要食ice士gee廉。

呢個仲明顯,『ice士gee廉』係直譯英文個ice-cream。